当下,戏曲市场不景气是个不争的事实。尽管有不少名角的专场也会爆满,但并非是经常性演出。通常情况下,戏曲剧场若落座七八成已属难得,不少场次的上座率也就二三成。面对空荡荡的剧场,演员实在难以燃起卖力演唱的激情,这种现状令人焦虑!没有观众、没有市场,就没有戏曲的未来。如何改变这一窘境,找回戏曲自信的底气,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知我开栏谈戏,有友人提醒千万不要公开讨论市场。认为戏曲属于需要扶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在不以票房论英雄的当下,讨论市场出力不讨好,弄不好还会挨骂,嘱告背后的善意令人感动!其实,本人好像并非市场拥趸,曾在一片高呼“推进市场”喧嚣中,坚持强调文化的双重属性;又在周边一门心思向政府伸手的时候,谈论如何“面向市场”,似乎总是左右不能逢源。试想,如果不讨论市场,默许没有演出的清冷寂静的剧场为常态,请问:戏曲何以回报社会?纳税人为什么要养戏曲?所以,我们讨论市场,讨论戏曲的出路,关心的不仅是钞票,更是戏曲对观众的态度,是戏曲与大众的亲疏关系。
戏曲来自民间,它的血脉和生命在于与民众的血肉联系。如果戏曲不想变成僵死的古董,就必须到民间、到基层、到最需要戏曲的地方去,去那里重拾戏曲的活力和尊严。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同样是传统艺术,但没有发生严重的危机,这背后大有玄机。根子就在于书画没有落伍,不仅各自传承有续,而且还在借鉴外来之长与中西交融中焕然一新,找到了自我与时俱进、因时相生的锁钥。放眼望去,你会发现,不知有多少人在孜孜以求地默默开拓着书画市场!书画家们能放下身段,在追求书画精进的同时,小日子过得也较为惬意。对比戏曲呢?门户之见、敝帚自珍,胸怀不大、名利当头,这类现象恐非个别。扪心自问,有多少人能眼光向外,面向实际寻找戏曲与时代的结合点?有多少人能抛开名利诱惑,潜心雕琢打磨艺术?有多少人能放下架子,全身心投入基层演出?有多少人在为戏曲票房操心,千方百计拓展戏曲的市场?这就叫不比不知道,一比吓一跳。如其这也埋怨、那也抱怨,不如眼光向内,找找戏曲自身的原因。倘若没有观众,没有市场,戏曲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又在哪里?
当然,面对市场的“冷”与“热”,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:一方面是客观使然。信息时代,热点几何级爆发,戏曲观众流失极其正常,我们理应慢慢适应且尝试改变这种局面。另一方面是戏曲自身出了问题。突出表现在,剧目匮乏,有吸引力的好戏不多;新戏创作目标瞄准各类节庆和评奖,为拿奖而拿奖,功夫在诗外,观众“不吃这一套”;剧团缺乏最基本的商业运作能力;票价居高不下,许多戏迷被挡在门外。这都是业界理当反思、最该重视的问题。
应该说相对其他剧种,京剧的处境稍好。比如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的某些公园甚至社区街头,时常能听到丝弦声起伏、京胡声悠扬,简陋的场地挡不住戏曲爱好者的热情。一些知名京剧院团送戏进大学校园,礼堂和教室里坐满了人,走廊过道里也站着学生,演员们每个精彩动作都会换来长时间的掌声,青年学子的热情让演员为之动容。许多京剧名角有着很高的人气;许多蜚声艺坛像《杨门女将》《四郎探母》《伍子胥》《秦香莲》《四进士》《铡判官》《野猪林》《白蛇传》之类的经典剧目,始终深受观众喜爱,也有着不俗的票房。然而,这能否作为常态保持,高枕而无忧?没人敢下肯定性判断。
目前,戏曲界有一种特别奇怪的现象值得注意。不少新剧目,投入了相当的人力、财力和物力,结果没演几场,就销声匿迹、不见踪影;经常性的节庆和汇演,新戏新曲相当多,名段却很少,广为传唱的更是寥寥无几。这里有观众分流、市场不旺的因素,也有剧目不扎实、不硬气的原因。最要害的还是缺乏精品意识,为完成任务临时拼凑起来的主创团队来去匆匆,缺少磨合,冲着面子或票子而来的人哪有心思琢磨作品的提升?剧目主演与作曲不见面,更不要说直接参与编腔,为了交差而敷衍成曲,名段何以形成?不下精雕细镂的真功夫,急功近利,精品何来?没有精品,得不到社会认可与赞赏,又怎么能够赢得观众、赢得市场?!
任何文艺作品尤其是新编剧目最终都要在市场上接受检阅,任何经典的塑造最终都要在岁月的淘洗中历练完成。市场是个开放的体系,不仅需要存量的积累,更需要增量的补充,而戏曲市场的增量就是不断涌现的精品佳作。这就要求,新编戏曲必须好听好看,情节生动、人物鲜活、结构紧凑、旋律悦耳。要坚持“又新鲜又熟悉,又好听又好学”的原则,注重唱腔的程式设计,熟中有生、生中有熟,要好听、易记、好学,努力做到“有唱可听,有戏可赏”,这样的剧目才有市场号召力。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是戏曲吸引观众、巩固市场的两大支柱,改编、整理传统剧目,或移植其他成熟的戏剧品种,属于市场存量提升的重点工程,有时会成为戏曲票房的重要来源和保障。无论是传统剧目还是新编剧目,都要多唱多演,最好采取名角加名戏的优势组合,以赢取广泛的社会声誉和市场占有率,助力优秀作品留得住、唱得响、传得开,让更多的名剧名段以舞台为媒流布后世。
戏曲的活力需要舞台体现,戏曲的生命需要在观众热情的互动中延续。严格说来,观众的流失,不是观众离开了戏曲,而是戏曲离开了观众。尤其在艺术选择日益多样、新的娱乐方式花样迭出的今天,戏曲不热情主动、竭尽全力地去吸引观众、留住观众,责任在戏曲,不在观众。戏曲只有自我振作,以更多的优秀剧目、更接地气的惠民演出来增强戏曲吸引力和感染力,才能赢得观众、赢得市场。
戏曲要赢得市场,赢得观众,首先,必须认真研究市场规律,精心琢磨观众口味。重点在于提高精品佳作的供给强度,既演老戏,又演新戏;既有动人的故事可看,又有动听的唱段可闻,更要唱念做打、编导舞美出新出彩。要加强市场营销,尝试建立戏曲演出季和保留剧目轮番上演的制度,有计划地深入农村、厂矿、学校、部队,下基层演出,积极培育并开拓戏曲的潜在市场。
其次,必须增加剧院演出场次,让演员同观众经常见面。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,制定演员和剧场每年演出的量化指标。除完成所在院团演出任务外,一线演员还可以与外团联手,或“走马换将”,多演、常演,促进拔尖人才的锻炼成长。在演出市场远未成熟的情况下,一方面靠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政策性扶持,另一方面靠多演常演持之以恒地培养观众,这是戏曲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。
再次,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,拓宽因应时代变迁的发展思路。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,自我封闭就是死路一条。与其他艺术害怕新媒体提前曝光影响销量完全不同,戏曲最喜现场观摩且可以反复欣赏,所以戏曲尤其欢迎多样化传播。我们要积极研究和熟练掌握现代传媒的新特点,充分利用广播、电视、网络和自媒体的传播优势,开办多种形式的广播、电视和网络视频节目,大力推介戏曲艺术。CCTV《空中剧院》把“堂会”开到百姓家,取得了成功经验。要继续应用这个空中大舞台,借船出海,尝试将这种方式运用到网络和手机之上,以推出更多的新人新作,尽最大可能努力扩大戏曲的社会影响力和受众覆盖面。
最后,戏曲要赢得市场,还有个培养观众的问题。要加大戏曲的推广普及力度。经常拿出好戏到基层演出是推广普及,利用广播、电视、网络和手机加大戏曲文化传播,开展戏曲基础知识讲座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。要加强优秀剧目和戏曲名伶的宣传评介,努力用低价好戏吸引老观众,以主动送戏上门的方式热情拥抱青年一代,不要盲目用高票价作为拯救戏曲的妙招,杀鸡取卵的高票价弄不好可能成为压垮戏曲的最后一根稻草。要拿出看家本领、用最精粹的“玩艺儿”,留住老观众,征服新观众,让戏曲最“铁”、最“磁”的戏迷代代相传、连绵不绝。
总而言之一句话,戏曲占有市场,才能赢得未来!当务之急就是要沉下心来,用心、用情、用功,重新聚拢人气,耐心培育市场!